查看原文
其他

这么多年了,为啥“民科”总能戳中传播G点?“反智”传播何时休 | 全媒观

2016-02-29 腾讯传媒 全媒派

借着引力波的热度,民间科学家“诺贝尔哥”火了,2月20日开始到今天,从一边倒支持到迅速站队展开激烈交锋,扎扎实实的演绎了一部“一则陈年视频引发的血案”。每次民科见光,几乎都会正中受众的G点,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传播逻辑?

 



本文由腾讯旗下产品“全媒派”独家编辑。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。授权合作请联系quanmeipai0321@qq.com

为“诺贝尔哥”的出现,“引力波”再次引起全民关注。这一次舆情发酵的威力之大,引得朋友圈鸡汤党、梦想党集体出动,至于人们关心的是什么,早已和引力波本身无关。


到底谁欠谁一个道歉?


前段时间,全媒派曾独家连线果壳网主编徐来,解密220w+的科普文章如何炼就。万万没想到,爆款之后,引力波又以另一种姿势撩动人们的神经。


这一次,和梦想有关。


郭英森,一位初中学历的民间科学爱好者,因为一段陈年视频,在争议中被封为“诺贝尔哥”。2月19日,微博@课代表圆胖胖将求职节目《非你莫属》五年前的视频重新剪辑上传,配文称“有一位被称为“诺贝尔哥”的民间科学家就曾提到过引力波,巧的是五年后,引力波被证实了。请尊重别人的梦想!”




同日稍晚,“欲剧还影”也发布文章,标题为“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,遭嘉宾嘲讽,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”:




这两篇表意模糊的文章得到大量转发,当日刷屏朋友圈和微博,其中以“首提”、“请尊重梦想”等字眼,造成网友的误解和愤慨:中国是否错失了一位诺贝尔奖得主?


但很快,不同声音出现,质疑郭英森的文章开始大量发布,一场媒体圈+学术圈+围观群众的“道歉大战”开始了。



……


伴随这场“道歉风波”,有两个核心字眼走进我们的视野:民科和媒体,一个是争议言论迭出的渊薮,一个是推波助澜的催化剂,二者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?


“民科”究竟戳中了媒体哪些G点?


“民科”=民间科学爱好者,这个群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?


资料显示,“民科”这一说法,最早可追溯至1978年发表在《人民文学》上的的《哥德巴赫猜想》一文。该篇报告文学发表后,引起巨大社会反响,唤起公众对科学和知识的热爱,这种“热情”直接催生大批“民间科学爱好者”。


国内最早研究“民科”群体的学者田松,则为这一说法下了更为详细、清晰的定义:


“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,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,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,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,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,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,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。总的来说,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。”


值得注意的是,民间科学爱好者≠业余科学爱好者,后者也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科学活动,但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有效交流,并不会推翻现有的科学体系。


那么,为什么“民科”并无科学价值,却极具传播效应呢?


1、首先是“民科”本身夸张的论断,引起媒体猎奇的兴趣。


这类新闻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多的关注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科每次成为新闻都打着一面太过显眼的大旗。回到郭英森,我们可以从他历年“发现”中观察到他所追求的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效应。


飞碟理论飞碟真实存在,而且起源于太极八卦原理。
长生理论
由奇点效应和时间停止可推出,人可以长生不老。反物质理论
根据反物质和反引力理论可以制造飞碟。不竭能源
稳定岛新能源设备类似永动机,可以不消耗任何自然资源实现永久发电。万年大厦用熔岩体可建造寿命达几万年的高级建筑。引力波
新科学就是加速系+引力波+物质波。


不止郭英森,这些年“民科”作者的论述总是以话题性十足的面貌出现在新闻之中,诸如发明了永动机,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,驳斥了爱因斯坦,或者成立了一门新的学科,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等等。



困扰科学界N年的专业问题,总是能被“民科”群体一次性攻克,而这些都是绝佳的猎奇素材。


2、“民科”群体的身份差异和曲折经历,成为媒体投射“人文情怀”的窗口。


“民科”群体大部分不具备高等教育背景,且身份多为“工人”、“农民”,巨大的身份差异,却对所谓“科学”矢志不渝地追求,以及在追求“科学”过程中发生的诸多艰辛故事、曲折经历和悲欢离合,就成为部分媒体投射“人文情怀”的窗口。


学者田松就指出,“民科”群体最大的特点就是“偏执”。在他接触“民科”群体的经历中,曾有一位爱好者坚持论证自己的“超光子”理论——仅仅用自造的玻璃棒对着太阳照射,从闪光中得出的结论。


田松在接受访谈中感慨:“我没法儿想象,一个人在沙滩上盖楼,几十年如一日,盖了那么多年,把个人生活都抛弃了。”……“很多‘民科’案例里经常有这种现象,他为了做这件事情,妻离子散、家徒四壁。”



郭英森也曾称要“卖肝卖肾,为争诺奖”


这种“偏执”精神,恰恰就是媒体最喜捕捉的人文细节。而专业媒体一旦陷入诉诸感性的表达,就会产出争议性报道。


比如,2003年,“蒋春暄事件”轰动一时,在他自称“证明了费马大定理、哥德巴赫猜想,以及否定了黎曼假设”后,引起科学界争论和主流媒体的报道。《南方周末》曾发表《令人深思的“蒋春暄现象”》为其鸣不平,肯定蒋的研究成果,并认为蒋在国内学术界“长期受到难以言说的冷落”,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。但事实是,所谓证明和发现从未获得国际学术界主流认可,很多线索都证明此文在操作上存在漏洞。


追求“有情怀的报道”是好事,但失范又失恰的操作,造成的后果是只有感性而缺乏论证,大量重人文、轻逻辑,缺乏科学性的报道被生产出来。


为何媒体会陷入“虚假客观性”?


此次“诺贝尔哥”事件,在最初的“跟风”阶段过去后,很多媒体也做了大量跟进报道,并在报道中开始批评“民科”,揭露“伪科学”、“伪知识”。但公众对科学性的认知有所提升吗?后期“理性声音”能消除炒作带来的错误看法吗?


事实上,即便媒体努力传递正反声音,但如潮水般的报道并没有“矫正”公众对引力波本身的科学认知,焦点仍落在对郭英森本人的争论上。


腾讯新闻“今日话题”认为,这是媒体“虚假客观性”的恶果。


虚假客观性,是指“为了保持客观中立,媒体会报道两种相反的观点,但这两种相反观点,很可能一种是主流观点,一种是非主流观点(甚至只有很少的人赞同),但经过媒体报道,放大了后者的重要性,对公众造成误解。”


今日话题以“全球变暖”为例,指出科学认知与媒体报道的偏差。


“大约有97%的科学家认同‘全球变暖正在发生’,但是媒体为了客观性,总是给异见观点同样多的报道,‘虚假客观性’使得公众以为科学界在这个问题上观点很分裂,认为印象中只有55%的科学家对“全球变暖”有一致观点。”



图表来源自今日话题《“诺贝尔哥”事件:媒体不该成为愚昧的帮凶》


出现如此严重的认知偏差,造成的后果是公众虽然接收了足够多的信息,但对本该有一致认识的事情上却出现分裂。这说明,涉及到科学传播时,媒体做到了“观点的自由市场”,却没有做好信息把关和平衡。



科学传播如何战胜“反智”主义?



“诺贝尔哥”视频中,郭英森提出“长生不老”、“飘浮交通工具”,以及颠覆性“统一物理学”时,方舟子作为嘉宾第一个从理论上对其质疑,然而,大量网友评论却将矛头指向他:



然而方舟子提出的,恰恰是核心问题:“有重大科学发现应先投稿国际学术刊物”,发表成果才是被认可的标志。


但显然,大量力挺郭的网友并没有耐心厘清具体的科学成果认证体系,大家关心的是“梦想”和“打破常规”。某种程度上,轻视、甚至蔑视专业知识正是“反智”主义(anti-intellectualism)的体现。


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给反智主义提供了土壤,“高手在民间”、“专家都是闭门造车”等都属于典型的反智主义言论,再比如郭英森在视频中号称的:“如果中国科学能得诺奖,可能先是业余的”,也是反智主义。这种心态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



而就科学传播而言,要纠偏反智主义,需要从科普媒体报道两个维度着手。


1、真正的科普精神是保证科学性


全媒派独家采访了科学松鼠会成员、知名食品科普作者云无心,他表示,科普与科学不一样,科普本身并不创造新的知识,但考察的是作者甄别、筛选与汇总的能力,并以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。



云无心,科普作者、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,著有科普作品《吃的真相》系列


这样一来,作者自身就需具备过人的科学素养、综合能力、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,无形中也说明科普是一项“有门槛”的事业。


当科普写作遭遇专业知识与易读性的矛盾时,要做的不是舍弃部分科学性以保证公众理解,恰恰相反,对有可能产生误解的地方,更要保证科学性。


在云无心看来,“当你舍弃一部分科学性时,实际上会让公众造成对科学的误解和偏差”,短期看这是在扩大公众对科学议题的关注,但从长远角度看,“这会对科学的严谨性造成非常大的损害”。


2、媒体应甄别信息,而非一味追求“不觉明历”感


很多经不起推敲的“民科”理论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,正是因为大众与专业学科之间存在知识鸿沟,而“民科”报道却推动了大众参与的积极性,满足围观群众的“天性”——不觉明历,也不求甚解。


心理学家卡尼曼的前景理论(Prospect Theory)有过这样一段阐述:“在自然的天性驱使下,人们更可能做出非理性的决策,而不是理性的决策。”这同样也适用于媒体报道,在对“民科”群体的报道中,沉浸于对当事人的描摹和观察,而缺少对所谓“发现”或“理论”的细究。


此外,更值得探讨的是,媒体是否有义务构筑公众的科学观?


你有没有怀疑过,从小听到大的那些著名科学小故事可能根本就不存在?腾讯新闻短史记就曾经对我们熟知的“瓦特的蒸汽机”、“牛顿的苹果”、“愚笨的小爱因斯坦”、“富兰克林的风筝”等伴随我们成长的“科学童话”进了考证,发现这些或者浪漫,或者励志的故事都是假的。


而不健全、非理性的科学观,恰恰是“诺贝尔哥”们及其拥趸者的精神内核。


...

点击图片阅读我们的推荐


果壳“引力波”科普文斩获220W+之后:未来科技传播怎么玩?


点击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:

全媒派年度文章 | 墨西哥记者 | 张小龙演讲 | 水军帮派 | 直播App | 台湾选举媒介策略 | 社交自恋症 | DIY360全景照片 | 打脸文 | 总编辑转型 | 数据新闻 | 事实核查工具 | 高科技音乐会 | 社交软件Peach | 犯罪纪实美剧 | 美联社移动直播 | 尼曼预测 | 无人机新闻报道 | 央视真人秀 |

点击阅读原文或点击头像查看历史消息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